探索穩定幣交易的真實本質:由機器人而非真實用戶主導

探索穩定幣交易的真實本質:由機器人而非真實用戶主導
金融巨頭和數據分析師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穩定幣交易中只有極小一部分來自實際用戶。這揭示了加密貨幣世界的另一個側面,通常隱藏在大量交易量的噪音背後。

根據 Visa 與 Allium Labs 合作發布的綜合報告,記錄的穩定幣交易中不到 10% 是由真實的人類活動所驅動的。 4 月的數據顯示,在高達 2.2 兆美元的交易中,只有 1,490 億美元可歸因於所謂的「有機支付活動」。這項發現提出了有關穩定幣在日常交易中實際使用的問題,將有機消費者行為與自動交易和機器人活動分開。

目前穩定幣市場的供應上限接近 1500 億美元,主要由 Tether (USDT) 和 USD Coin (USDC) 等主要參與者主導,它們分別佔據了 75% 和 22% 的市場份額。這些數位貨幣旨在反映美元的價值,以確保與加密貨幣貨幣不同的穩定估值,由於其所謂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在數位金融的討論中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對自動化系統和交易機器人的過度依賴已經扭曲了對其實際使用的看法。 Visa 的加密貨幣主管 Cuy Sheffield 在報告中強調,發生這些交易的區塊鏈網路是多功能平台。這意味著雖然交易可以由最終用戶手動發起,但很大一部分的交易量是透過機器人以程式方式控制。

美國激烈的立法辯論使穩定幣使用的清晰度更加複雜,立法者努力創建框架來監管此類加密貨幣。隨著 PayPal 和其他金融實體冒險發行自己的穩定幣,為加密產業的這一領域帶來更多關注和可信度,有關穩定幣監管的討論變得更加緊迫和複雜。

儘管有這些挑戰,分析也指出了一個積極的趨勢:每月活躍穩定幣用戶數量的成長。參與度穩定上升,每月有 2,750 萬用戶在各鏈上活躍交易,這表明在自動交易明顯佔據主導地位的情況下,用戶基礎逐漸擴大。

總之,Visa 和 Allium Labs 的報告揭示了穩定幣交易的營運動態,挑戰了將高交易量視為人類參與度直接指標的傳統說法。這項見解不僅促使人們重新評估市場結構,而且還強調了採取更細緻、更強有力的監管措施的必要性,以促進真正的可用性,避免機器人人為通貨膨脹。隨著我們深入研究數位貨幣的框架,必須認識並適應定義金融未來的現實世界應用程式和互動。
最後編輯時間:2024/12/16
#PayPal#泰達幣#穩定幣#通貨膨脹

Mr. W

Z新聞專職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