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A股IPO格局迎來轉變,首日平均漲幅近200%!

龍年A股IPO格局迎來轉變,首日平均漲幅近200%!
A股市場IPO格局悄悄發生重大變化。

近日,大盟數據登陸科創板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據報道,大盟數據單次成功申報收益超10萬元,引發廣泛關注。證券中國的報告詳細介紹,龍年以來,新上市股表現明顯向好,平均首發漲幅接近200%,未出現一例低於發行價的情況。新股上市獲利能力的復甦標誌著投資者的回歸,恢復了以前流行的「盲目投資」策略。

這些發展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新股發行數量的減少,讓每一次發行都變得更加珍貴;另一方面,監管機構加強監管,盡量減少首次公開募股期間定價過高和過度融資的情況。根據統計,今年首次定價的平均本益比約22倍,較往年大幅下降。

舉例來說,今年2月9日,恰逢農曆除夕,龍年開始,共有22檔新股上市,無一跌破發行價。其中最小的首日漲幅也超過60%。具體來看,漲幅最高的是6月5日上市的匯誠真空,首日暴漲752.95%。緊追在後的是6月7日上市的聯安科技,大漲348.76%。在這22檔股票中,有5檔股票首支交易日漲幅超過200%,16檔股票的漲幅超過100%,另外兩檔股票的漲幅在90%至100%之間。整體來看,這些個股平均漲幅為186.78%。

這無疑意味著,對於龍年期間參與新股發行的投資人來說,中簽這些IPO將獲得可觀的報酬。這意味著與前兩年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前兩年明顯出現了更頻繁的「故障問題」。

根據證券中國統計,2020年股票破發風險為5.03%,2021年略有下降,為4.2%。等同於“接落刀”,令許多投資者感到沮喪。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這些新股的定價而言,龍年期間的平均本益比實際上已經減半了。而且,與往年相比,現在已經很少出現過度募款的現象了。 22檔新股中,有17隻募集資金低於目標,最高超額僅0.7億元。相較之下,2023年有313檔新股超額完成募資目標,平均每隻超額募資19.8億元,總募款高達6,180億元。

隨著監管審查的加強,A股IPO的未來似乎有望走上提高透明度和永續性的軌道。 IPO生態系統的這種演變反映了對穩定市場動態以及在中國繁忙的經濟環境中提供更可靠的資本累積管道的更廣泛承諾。
最後編輯時間:2024/12/16

Mr. W

Z新聞專職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