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分析師陳果:典型的成交量減少以緩慢下降和快速上升結束

中信證券分析師陳果:典型的成交量減少以緩慢下降和快速上升結束
在觀察股票交易時,中信證券黃金分析師陳果的報告以其權威性、專業性、全面性而備受推崇,幫助投資者發現潛在的主題機會。

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是每日交易量的大幅下降,讓人想起2012年下半年和2018年,這兩個時期都經歷了兩個階段的交易量減少。值得注意的是,每個時期的最終結果都是市場緩慢下跌,然後迅速上漲。仔細觀察市場特徵,我們相信今年的交易模式與2012年更加相似。此外,過去兩年的情況表明,一旦股價開始攀升,往往會迅速上漲。儘管短期需求數據依然疲軟,但近期對市場的影響可忽略不計,顯示預期已大幅下調。然而,我們認為短期內需要耐心等待明確的進攻訊號。投資者應先專注於股息穩定的資產,以獲得更高的贏率,然後再買入受益於擴大內需政策的產業和成長型產業。

有趣的是,對 2012 年下半年和 2018 年交易量極低時期的深入分析表明,這些時期的投資主要是防禦性的。接近2012年的宏觀經濟背景表明,在尋找主題投資機會的同時,持續投資防禦性資產是當前的務實策略。此外,在這兩個成交量乾旱時期,隨後工業和政策驅動主題的飆升迅速催化了市場觸底和反彈。

日本央行近期暫停升息,加上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聲明和其他經濟指標的變化,強烈暗示聯準會可能在9月降息,從而改善全球流動性。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大選前一兩個月,受外部風險因素影響,市場普遍會出現較大波動,但只有在大選結果公佈後,市場才會真正消散。

國內方面,7月經濟數據較弱,但市場預期調整充分,該數據對A股表現影響有限。隨著擴大內需政策的逐步落實和有效落實,經濟下行壓力可望緩解。

如同先前所觀察到的,一旦上漲趨勢開始,A股就有迅速上漲的傾向。現階段,投資人應持續槓桿化高利率資產。股利資產內部分離,收益與波動性成反比,凸顯穩定股利資產的主導地位。隨著擴大內需政策力度的加大,市場風險偏好可望上升,資金將轉向更具彈性的機會,對明年經濟前景充滿期待。受益於新型生產力和外資流入的領域將受到市場關注,低谷時可考慮建倉。

目前重點關注的領域包括受益於「擴內需」的產業以及汽車、家電、半導體連鎖、軍工、醫藥、機械、網路等高成長產業。

風險提示包括地緣政治風險、美國通膨意外高企、國內經濟復甦或穩健成長政策未達預期等。每個要素都需要仔細考慮,促使交易者平衡防禦性部位與主題投資機會,旨在利用新興產業或政策趨勢。
最後編輯時間:2024/12/16
#通貨膨脹

Mr. W

Z新聞專職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