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營企業領頭併購進入“活躍期間”
9月以來,A股市場延續下跌趨勢,成交量減少。不過,併購指數卻展現較亮眼的表現,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 「併購」是近期資本市場頻繁使用的詞彙,自去年以來監理機關多次提及。
近日,遼寧省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郝鵬,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樂成在瀋陽會見了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在本次會議上,吳慶表示,證監會正在落實新「國九條」舉措,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此舉旨在廣泛提升上市公司品質與投資價值,並利用各級資本市場體系,透過股權融資、債權融資、期貨風險管理等管道支持企業。此外,也採取多項措施激發併購活動活力。
特別是「國九條」推出後,併購進入了一個重要的「活躍階段」。證監會多管齊下,振興併購市場,進一步優化重組監管環境。證券時報數據寶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147家公司公佈重大重組重大最新進展,這一數字超過了2022年和2023年的年度數量,與2021年的150家公司相當。公司首次揭露重大重整計畫,其中包括*ST人民音樂、丹業股份、湖北宜化等。
從參與主體來看,包括地方、中央在內的國營企業和民營企業是併購的主力。國營企業參與這些活動的比例呈上升趨勢,而私營企業則呈下降趨勢。今年參加的國營企業有64家,幾乎佔總數的44%,私營企業約佔49%。
從重組目標來看,以「橫向整合」為目的的併購比例創歷史新高,突破40%。這意味著上市公司在併購過程中發揮綜效、加強協同的意願明顯增強。同時,策略合作、資產調整類併購案件數量大幅減少。
高端製造、製藥和生物技術以及電腦等行業是併購活動的頻繁接受者。機械裝備企業對併購表現出濃厚的興趣,2022年將有12家企業參與,2023年將有16家企業參與;今年到目前為止,丹業股份、可蘭素和百塔實業等公司都已參與其中。汽車工業和製藥生物技術等其他行業也緊隨其後,有重要的公司參與其中。
從財務角度來看,參與收購股權或資產的公司通常會在行動之前全面評估其財務狀況。從歷史上看,財務狀況相對健康、流動資產充裕的公司往往具備併購所需的實力和優勢。例如,一項研究分析了2019年以來A股重大重組事件(已完成),發現與出售方相比,收購方擁有更優越的現金流量和淨利潤成長率。
隨著併購活動進入“活躍階段”,對積極成果的預期正在刺激股價上漲。從2019年以來完成併購的公司數據來看,在首次公開公告前後以及最新進展披露後,股價通常表現出優異的表現。就在首次披露前,公司股價三天內平均上漲約2.68%,大幅超過同期滬深300指數的表現。
顯然,併購被廣泛認為是快速成長和增強競爭力的有效策略。因此,透過併購實現策略目標的公司往往會在二級市場上獲得更高的估值和投資者的關注。此外,還編制了預計參與即將進行的併購的 26 家公司的名單。該榜單主要包括國有企業,在持續的政策支持下,併購市場具有進一步活躍的巨大潛力。
近日,遼寧省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郝鵬,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樂成在瀋陽會見了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在本次會議上,吳慶表示,證監會正在落實新「國九條」舉措,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此舉旨在廣泛提升上市公司品質與投資價值,並利用各級資本市場體系,透過股權融資、債權融資、期貨風險管理等管道支持企業。此外,也採取多項措施激發併購活動活力。
特別是「國九條」推出後,併購進入了一個重要的「活躍階段」。證監會多管齊下,振興併購市場,進一步優化重組監管環境。證券時報數據寶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147家公司公佈重大重組重大最新進展,這一數字超過了2022年和2023年的年度數量,與2021年的150家公司相當。公司首次揭露重大重整計畫,其中包括*ST人民音樂、丹業股份、湖北宜化等。
從參與主體來看,包括地方、中央在內的國營企業和民營企業是併購的主力。國營企業參與這些活動的比例呈上升趨勢,而私營企業則呈下降趨勢。今年參加的國營企業有64家,幾乎佔總數的44%,私營企業約佔49%。
從重組目標來看,以「橫向整合」為目的的併購比例創歷史新高,突破40%。這意味著上市公司在併購過程中發揮綜效、加強協同的意願明顯增強。同時,策略合作、資產調整類併購案件數量大幅減少。
高端製造、製藥和生物技術以及電腦等行業是併購活動的頻繁接受者。機械裝備企業對併購表現出濃厚的興趣,2022年將有12家企業參與,2023年將有16家企業參與;今年到目前為止,丹業股份、可蘭素和百塔實業等公司都已參與其中。汽車工業和製藥生物技術等其他行業也緊隨其後,有重要的公司參與其中。
從財務角度來看,參與收購股權或資產的公司通常會在行動之前全面評估其財務狀況。從歷史上看,財務狀況相對健康、流動資產充裕的公司往往具備併購所需的實力和優勢。例如,一項研究分析了2019年以來A股重大重組事件(已完成),發現與出售方相比,收購方擁有更優越的現金流量和淨利潤成長率。
隨著併購活動進入“活躍階段”,對積極成果的預期正在刺激股價上漲。從2019年以來完成併購的公司數據來看,在首次公開公告前後以及最新進展披露後,股價通常表現出優異的表現。就在首次披露前,公司股價三天內平均上漲約2.68%,大幅超過同期滬深300指數的表現。
顯然,併購被廣泛認為是快速成長和增強競爭力的有效策略。因此,透過併購實現策略目標的公司往往會在二級市場上獲得更高的估值和投資者的關注。此外,還編制了預計參與即將進行的併購的 26 家公司的名單。該榜單主要包括國有企業,在持續的政策支持下,併購市場具有進一步活躍的巨大潛力。
最後編輯時間: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