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還香嗎?紫金陳買進更多,段永平堅決捍衛
隨著中秋節臨近,白酒批發價格繼續走弱。 9月18日,白酒股集體下跌,貴州茅台股價跌破1,300元/股,較2021年初高峰價格近乎腰斬。段永平等投資者近期也表達了對茅台的支持。但從公募基金走勢來看,茅台的減持持續,多家知名基金經理人第二季持續減持。
白酒股價格9月18日再創新低,五糧液、酒鬼酒、捨得烈酒等普遍下跌,貴州茅台跌2.85%,收在1,266.9元/股。這創下了2022年10月以來的新低。從資金面來看,茅台位居今日主力淨賣出個股之首,淨流出8.44億元,三日累計淨流出約23.49億元。
今年5月以來,茅台股價不斷下探,跌幅超過20%。從較長時期來看,茅台自2023年8月以來的跌幅已超過30%,與2021年初的峰值相比幾乎減半。中秋、國慶假期即將來臨,但白酒消費旺季並未到來。中秋期間,茅台一度降溫,飛天茅台批發價持續下滑。
華夏基金策略團隊認為,茅台股價調整的原因可能源自於中秋、國慶假期銷售數據疲軟,加上宏觀經濟需求疲軟的不利影響,導致股價持續向下修正。一般來說,中秋節是白酒企業能否達成年度銷售目標的兩個關鍵觀察點之一。近期,中秋、國慶假期備貨銷售期間,近兩週市場反饋茅台批發零售價格有所下降,引發銷售不暢和庫存消化可能影響茅台酒的擔憂。不過,經過本輪調整,產業短期壓力或已釋放。白酒上市公司正積極確保完成年度成長目標,預期改善後長期投資價值將逐步顯現。
華創證券董光陽團隊認為,銷售下滑的核心原因是外部需求減弱、消費頻率和檔次下降。此外,產業監管趨嚴以及華東地區颱風等天氣因素也起到一定作用。
儘管茅台股價跌至新低,但支持者仍保持樂觀態度。 9月18日下午,紫金陳透露,已增持貴州茅台2股,合計約63.6萬元。他提到,目前他持有的茅台股份正面臨約20%的虧損。
不過,陳先生表示,由於不確定性較高,他的追加投資受到限制。他認為,可能扭轉這一趨勢的因素要不是市場快速低迷,為策略佈局創造空間,就是越來越多的大股東加緊增持。除此之外,他並不擔心錯過。
另一位茅台長期持有者段永平近日也在社群媒體上力挺茅台,表示「20年後回望,茅台應該比黃金好得多」。
不過,公募資金的走向顯示,茅台股票的拋售仍在持續。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貴州茅台已跌至公募基金減持第三位,僅次於中油、工行,自第一季以來減持801萬股,市場減持幅度較大。 239.1億元。與2021年高峰相比,公募基金減持3,104萬股,市值減少628.1億元,減幅約31%。
除了滬深A50 ETF、滬深300 ETF等指數基金被動增持外,第二季僅有少數公募基金增持貴州茅台,多家知名消費主題基金管理人減持貴州茅台。
例如,易方達基金著名基金經理人蕭楠,在易方達優質精選三年持有的管理下,減持茅台30.56萬股,市值減少5.7億元;富國基金知名基金經理人朱紹興管理的富國天惠精選成長混合型(LOF)減持26.99萬股;知名基金經理人勞傑男管理的匯添福價值精選混合減持18.83萬股;中歐新藍籌、中歐新趨勢的周偉文,銀華心悅、銀華心享一年持有的李小星、張平等管理人員也減持了9萬餘股。
對於減持高端白酒的原因,銀華基金著名基金經理人焦偉在半年報中解釋稱,高端白酒等行業一直是消費升級的代表,如今已成為高ROE、高毛利的代表。和強大的經濟護城河。但目前,它們正處於經濟新轉型的十字路口,面臨來自外部和內部的雙重挑戰。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過去的毛利率和定價能力越高,就越容易受到新經濟模式和審查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估值調整可能先於實際利潤本身。
不過,對於目前流行的「優質白酒將進入投資歷史垃圾時代」的觀點,焦偉並不認同。他提到,以優質白酒為代表的企業在現金流、用戶黏性等方面仍具有明顯優勢。他計劃等待觀察,尋找這些公司的庫存轉折點和成熟期,為投資者提供股息投資機會。
廣發輪動配置混合基金經理人吳興武表示,對於高端白酒品牌來說,品牌一直被視為關鍵的競爭優勢。但原有的邏輯鏈被打亂,從茅台批量價格的下跌就可以看出,需要重新評估宏觀環境對品牌消費的友善程度。
整體共識似乎表明,儘管該行業正在經歷更廣泛經濟訊號影響的重大轉變,但只要利益相關者以戰略遠見駕馭動蕩的潮流,與茅台等精英品牌相關的內在價值可能會培養持久的吸引力。因此,茅台是否仍然具有誘人的投資前景的問題繼續激發整個金融領域的不同觀點。這種觀點的二分法不僅凸顯了預測奢侈品消費軌跡所固有的複雜性,而且還強調了投資者在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中為保護其資產而可能採取的微妙策略。
茅台酒的旅程,就像它的陳年烈酒的味道一樣,似乎注定會留下複雜而揮之不去的味道。這種口味是否會滿足未來市場的口味,就像定義全球烈酒格局的供給、需求和文化轉變的錯綜複雜的舞蹈一樣不確定。對愛好者和投資者來說,茅台仍然是富裕、傳統的象徵,也是在觀念波動中始終存在的價值問題的象徵。
白酒股價格9月18日再創新低,五糧液、酒鬼酒、捨得烈酒等普遍下跌,貴州茅台跌2.85%,收在1,266.9元/股。這創下了2022年10月以來的新低。從資金面來看,茅台位居今日主力淨賣出個股之首,淨流出8.44億元,三日累計淨流出約23.49億元。
今年5月以來,茅台股價不斷下探,跌幅超過20%。從較長時期來看,茅台自2023年8月以來的跌幅已超過30%,與2021年初的峰值相比幾乎減半。中秋、國慶假期即將來臨,但白酒消費旺季並未到來。中秋期間,茅台一度降溫,飛天茅台批發價持續下滑。
華夏基金策略團隊認為,茅台股價調整的原因可能源自於中秋、國慶假期銷售數據疲軟,加上宏觀經濟需求疲軟的不利影響,導致股價持續向下修正。一般來說,中秋節是白酒企業能否達成年度銷售目標的兩個關鍵觀察點之一。近期,中秋、國慶假期備貨銷售期間,近兩週市場反饋茅台批發零售價格有所下降,引發銷售不暢和庫存消化可能影響茅台酒的擔憂。不過,經過本輪調整,產業短期壓力或已釋放。白酒上市公司正積極確保完成年度成長目標,預期改善後長期投資價值將逐步顯現。
華創證券董光陽團隊認為,銷售下滑的核心原因是外部需求減弱、消費頻率和檔次下降。此外,產業監管趨嚴以及華東地區颱風等天氣因素也起到一定作用。
儘管茅台股價跌至新低,但支持者仍保持樂觀態度。 9月18日下午,紫金陳透露,已增持貴州茅台2股,合計約63.6萬元。他提到,目前他持有的茅台股份正面臨約20%的虧損。
不過,陳先生表示,由於不確定性較高,他的追加投資受到限制。他認為,可能扭轉這一趨勢的因素要不是市場快速低迷,為策略佈局創造空間,就是越來越多的大股東加緊增持。除此之外,他並不擔心錯過。
另一位茅台長期持有者段永平近日也在社群媒體上力挺茅台,表示「20年後回望,茅台應該比黃金好得多」。
不過,公募資金的走向顯示,茅台股票的拋售仍在持續。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貴州茅台已跌至公募基金減持第三位,僅次於中油、工行,自第一季以來減持801萬股,市場減持幅度較大。 239.1億元。與2021年高峰相比,公募基金減持3,104萬股,市值減少628.1億元,減幅約31%。
除了滬深A50 ETF、滬深300 ETF等指數基金被動增持外,第二季僅有少數公募基金增持貴州茅台,多家知名消費主題基金管理人減持貴州茅台。
例如,易方達基金著名基金經理人蕭楠,在易方達優質精選三年持有的管理下,減持茅台30.56萬股,市值減少5.7億元;富國基金知名基金經理人朱紹興管理的富國天惠精選成長混合型(LOF)減持26.99萬股;知名基金經理人勞傑男管理的匯添福價值精選混合減持18.83萬股;中歐新藍籌、中歐新趨勢的周偉文,銀華心悅、銀華心享一年持有的李小星、張平等管理人員也減持了9萬餘股。
對於減持高端白酒的原因,銀華基金著名基金經理人焦偉在半年報中解釋稱,高端白酒等行業一直是消費升級的代表,如今已成為高ROE、高毛利的代表。和強大的經濟護城河。但目前,它們正處於經濟新轉型的十字路口,面臨來自外部和內部的雙重挑戰。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過去的毛利率和定價能力越高,就越容易受到新經濟模式和審查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估值調整可能先於實際利潤本身。
不過,對於目前流行的「優質白酒將進入投資歷史垃圾時代」的觀點,焦偉並不認同。他提到,以優質白酒為代表的企業在現金流、用戶黏性等方面仍具有明顯優勢。他計劃等待觀察,尋找這些公司的庫存轉折點和成熟期,為投資者提供股息投資機會。
廣發輪動配置混合基金經理人吳興武表示,對於高端白酒品牌來說,品牌一直被視為關鍵的競爭優勢。但原有的邏輯鏈被打亂,從茅台批量價格的下跌就可以看出,需要重新評估宏觀環境對品牌消費的友善程度。
整體共識似乎表明,儘管該行業正在經歷更廣泛經濟訊號影響的重大轉變,但只要利益相關者以戰略遠見駕馭動蕩的潮流,與茅台等精英品牌相關的內在價值可能會培養持久的吸引力。因此,茅台是否仍然具有誘人的投資前景的問題繼續激發整個金融領域的不同觀點。這種觀點的二分法不僅凸顯了預測奢侈品消費軌跡所固有的複雜性,而且還強調了投資者在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中為保護其資產而可能採取的微妙策略。
茅台酒的旅程,就像它的陳年烈酒的味道一樣,似乎注定會留下複雜而揮之不去的味道。這種口味是否會滿足未來市場的口味,就像定義全球烈酒格局的供給、需求和文化轉變的錯綜複雜的舞蹈一樣不確定。對愛好者和投資者來說,茅台仍然是富裕、傳統的象徵,也是在觀念波動中始終存在的價值問題的象徵。
最後編輯時間:2024/12/16
#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