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等待!南向基金淨買進規模再逼近百億港元

打破等待!南向基金淨買進規模再逼近百億港元

前言

經過一週的停滯,南向資金甦醒,淨買進量再次逼近百億港元。顯然,本週充滿了大量資訊。然而,隨著時間表的進展,不確定性似乎減少,鼓勵更多投資者打破等待立場。 11月5日,上證綜合指數上漲2.32%,科創盤50指數上漲4.35%,恆生科技指數上漲3.57%。多家投資公司表示,無論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如何,都不會大幅改變投資決策。影響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主要因素是國內因素,其中重點是本週在中國舉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1月5日,港股資金淨買進94.26億港元,創11個交易日最高,有效結束了連續一週的淨買進低迷。此前,隨著美元指數上漲,南向資金流向也放緩。上週流入明顯放緩,週總流入僅151.9億港元,日均流入30.4億港元,較前週日均72.9億港元明顯減少。此外,截至10月30日,EPFR數據顯示,海外主動型基金已從離岸中概股撤資3億美元,而海外被動型基金則在五週後再次流出,金額達3.8億美元。



中金公司報告顯示,上周南向資金明顯回撤,加上外資流出,導致市場不願過早行動,各大股指走勢平穩。這反映出目前市場預期與政策執行之間的「弱平衡」狀態。此外,美國大選等重要外部事件的結果仍不確定。市場正在密切關注大選後國內外政策的變化。更大的波動可能會帶來更多的刺激支持,而較少的衝擊則符合當前的現狀。



年初以來,南向資金累計流入5,754億港元。資金配置港股的比例上升。 2024年三季報顯示,境內主動式股票型基金重倉港股規模增至2,182.64億港元,較上季成長16.41%。港股重倉頭號板塊是資訊科技業。在FOF(Fund of Funds)中,較上季末重倉增幅最大的ETF是恆生科技指數ETF(513180),重倉增持2億股,共12檔FOF增加了重倉。



「在我們即將進行的投資中,我們將青睞香港互聯網的周期性擴張和我們認為基本面良好、估值合理的成長股,」百益資本表示。基於圍繞美國大選的交易明顯的不確定性和隨機性,甚至對某些股票表現出「押注式」投資,這背離了投資的本質。對我們來說,短線交易不是我們的強項,我們也不會過度關注它。我們將繼續根據基本面、產業趨勢和股票品質做出投資選擇。基於事件或情緒的交易往往是短暫的;最終,我們將回到關注基本面。



私募股權更關注國內政策變化



「無論誰贏得選舉,都不會顯著改變我們的投資判斷。我們不會針對此類事件進行短期交易,也不會相應調整我們的投資組合。美國大選對中國的影響不是我們過度猜測的,中國的問題主要取決於我們自己。我其實不關注美國大選,而是更關注本週的全國會議。除了債務和發債規模之外,提振信心、穩定消費的政策是我們更加密切關注和耐心等待的;答案很快就會到來。



明石基金經理人孫勇表示,考慮到目前國內政策力度和美國大選的市場定價水平,我們認為防禦反擊的方式仍然是最安全的策略。雖然目前A股風險偏好較高,但我們會選擇加大階段性交易機會的參與力度,適度進行「彎腰撿錢」的動作。



上海世誠投資策略報告指出,聯準會降息及後續聲明可能會對佔全球股市三分之二的美國市場造成乾擾。然而,對於中國風險資產來說,這可能是“小事一樁”,因為中國股市的決定性因素無可否認地回歸到內部原因——我們自己的政策導向及其效果。猜測有多少萬億的財政刺激沒有保值,因為金額完全“取決於需求”,而這個“需求”主要針對當前的“赤字”,表明財政政策將保持被動反應,基線是“安全” ”。



信投認為,重要的是要認識到影響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主導因素仍然是內部因素。我們看到經濟戰略重大轉變帶來的正面變化,堅信透過統籌規劃穩經濟、促進發展,最終一定能達成既定目標。這個認知將構成我們中期投資框架的底層判斷。趨勢已經開始,如何審慎精準地掌握節奏,順應趨勢操作,才是在這持久的牛市中更值得期待和博弈的。



清河泉資本表示,市場估價大幅回升後,需要基本面支撐,目前嚴重依賴積極的財政政策。關於財政政策的範圍和步伐仍存在重大分歧。這種差異在國內外投資人的角度上表現得更為明顯:國外投資人持適度中性態度,而國內投資人則持樂觀態度。



“對於未來的財政政策,市場的討論更多的是總量所需的規模,但我們認為支持結構可能更為關鍵,因為其對經濟的影響可能會更加積極。”清河泉資本認為,明確的方向是地方政府債務重組和房地產市場穩定,但是否會出現向民生、消費、民企等方面的重大轉變仍存在不確定性,我們對此予以熱切期待。



懶人包

經過長時間的停滯後,南向基金重新活躍起來,淨買入額接近100億港元。隨著美國大選後市場反應趨於穩定,這種復甦與不確定性的減少有關。由於重點關注國內因素和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期間討論的政策變化,投資者將香港的資訊科技產業作為一個重要的關注領域。私募股權公司優先考慮基本面、基於產業趨勢的投資,而不是地緣政治事件驅動的短期不可預測性。
最後編輯時間:2024/12/16
#ETF

Mr. W

Z新聞專職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