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爭端加劇,北京加徵關稅
重點
美國與中國之間全面貿易戰的風險顯著增加。中國堅決的立場包括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徵34%的報復性關稅,與美國政府的行動相匹配。分析師預測,持續升級的措施可能導致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並在2025年前引發經濟脫鉤。
情感分析
- 文章傳達出關於升級關稅可能影響的緊張和關注感。
- 多方對於近期談判的可能性表示悲觀。
- 文章中有消極和中立情緒的混合,反映出對局勢的關注和無奈。
文章正文
中美貿易戰的可能性正迅速增加,因為中國對美國最近的關稅強硬反擊。北京的意外反制措施顯示出從先前的談判呼籲中脫離,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徵收34%的稅。此舉對應著特朗普政府最新的關稅。
中國政府還對關鍵稀土出口實施限制,並將美國公司新增至「不可靠實體清單」,表明挑戰美國貿易政策的堅定意圖。分析師指出,這些措施可能導致到2025年經濟關係的疏離。
北京新採取的強硬立場使得立即解決的前景面臨挑戰。歐亞集團報告稱,這些行動可能會促使美國進一步加徵關稅,以防止其他貿易伙伴的類似回應。北京迅速且激烈的方式顯示出其承受衝擊和管理風險的準備,無需立即向美國做出讓步。
據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邢予華表示,這些升級可能嚴重阻礙中國經濟增長,加上關稅的額外負擔,可能導致今年經濟活動下降1.5至2個百分點。
此前,中國的行動以克制為標誌。然而,最新的措施凸顯出一種更具對抗性的態度,反映出與美國迅速解決問題的期望減少。特朗普總統批評中國的行動是錯誤的一步,暗示他們不必要驚慌。儘管如此,貿易談判仍有可能在條件成熟時進行。
北京似乎已準備好繼續承受經濟壓力,並希望通過加強國內消費和必要時調整貨幣政策來減輕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反應消極,香港恆生指數出現重大損失,債券和貨幣市場變動顯示出更廣泛的經濟憂慮。
關鍵見解表
方面 | 描述 |
---|---|
中國的關稅 | 中國對美國商品加徵34%的關稅與美國措施相匹配。 |
策略轉變 | 轉變為激進的貿易立場降低了近期談判的可能性。 |
經濟影響 | 關稅效應可能導致中國經濟增長下降1.5-2%。 |
市場反應 | 金融市場顯著的負面反應,顯示出更廣泛的擔憂。 |
最後編輯時間:2025/4/7
#恆生指數#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