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融業激增由情緒驅動,不應盲目追逐
目錄
你可能想知道
- 哪些因素促成了近期金融業的上漲,這是可持續的嗎?
- 「反內卷」政策與以往的市場影響相比如何?
主要話題
金融業近期的激增上週推動A股指數上升,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與普遍解讀將此歸因於「四中全會」的預期相反,此上漲並非源於實質性的政策轉變。證據在於6月30日的政治局會議,顯示會議將強調加強集中領導,而非推出大規模的刺激措施。
上週,我們對市場對「重啟棚戶區改造」等政策的預期表示謹慎。隨後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證實了我們的擔憂,討論集中於構建新的房地產模式,未承諾快速增加土地供應或放寬購房限制。
這一背景表明,指數上漲與9月3日的閱兵紀念日具有更大的相關性。儘管金融業可能因情緒上升而短期受益,但對於基於當前水平的高風險投資進行盲目追逐,是不明智的。
有趣的是,市場焦點集中於「反內卷」政策,與先前某些行業展開的「以舊換新」計畫形成對比。「反內卷」行動不屬於系統性的高層計畫,但具備重要性,由國務院領導,並偏向資本市場的重新調整。
與「反內卷」相關的行業資產價格比公司內部收益變化更具彈性。後者在對細微變化的反應超過了宏觀經濟轉變。反思「以舊換新」路線圖,如家電和汽車股票的資產,比過去軌跡中公司盈利改善反應更加積極。
在涉足此政策的前進路徑時,投資者可能面臨市場場景,類似於「雙階段」模式。政策的初始階段是基於期望;隨後的發展可能在法律增強(如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正式實施後展開。
然而,必須承認支撐「反內卷」潮流的經濟基本面弱於過去「以舊換新」時期。與後者由出口推動的貿易不同,光伏這樣的核心行業現在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加之本季度預期的內需傳統週期性下滑。
關鍵見解表
方面 | 描述 |
---|---|
金融業激增 | 由情緒市場反應驅動,非廣泛的政策變化。 |
反內卷政策 | 設施資產定價,影響市場行為階段。 |
後續...
展望未來,市場在全球流動性和政策節奏轉變中仍處於波動期。AI及計算能力等關鍵領域預計將成為9月前引領市場敘述的要點。
支撐「反內卷」的原則可能預示著特別行業的進一步週期性上升。然而,如果全球流動性約束加劇,或政策轉變超出預期,投資者應做好準備應對不可預測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