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動向撤銷限制碳排放的重要法規
前言
在一項具爭議的舉動中,特朗普政府正準備推翻一項關鍵的環保法規——「危害認定」。這項重要決定賦予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為溫室氣體設置排放標準的權力。作為僅次於中國的主要排放國之一,這一發展可能極大阻礙國內外應對氣候變遷的努力。政府的立場是,這些法規阻礙經濟增長,引發了關於環保責任與經濟自由的激烈辯論。
懶人包
特朗普政府計劃撤回「危害認定」,顯著限制EPA調節溫室氣體的權力。這一決定將經濟問題與環境保護對立。
正文
潛在撤銷「危害認定」——一項於2009年奧巴馬任內正式化的基石環保法規,標誌著美國氣候政策的重大轉變。此認定賦予EPA調控有害溫室氣體排放的權力。這一認定源自2007年最高法院的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案件,將溫室氣體列為「空氣污染物」,從而要求EPA在《清潔空氣法》下進行監管。
通過提議拆除這項法規,特朗普政府對應其長期以來的信念,即環境限制抑制經濟增長。主張嚴格法規削弱工業競爭力和經濟擴展,環保署署長李·澤爾丁回應此觀點,稱拆除排放標準將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去管制行動」。在最近的播客採訪中,澤爾丁反映了政府的優先事項,強調經濟自由高於環境保護,將氣候法規形容為經濟「分心物」。
然而,這一重大的政策變動並非沒有爭議。包括專家和環保人士在內的批評者警告其可能重創近幾十年來取得的環保成果。他們認為,這一去管制舉動可能極大拖延美國減輕氣候變遷努力的進展,特別是作為全球最主要的污染國之一。此政策變動的影響超出美國邊境,影響全球氣候倡議和減少排放的合作努力。
EPA的提議將經歷公眾評議期及跨機構審查,這是重大法規變更前的立法形式儀式。然而,隨著面臨法律挑戰,該提議的未來不確定,反對者準備在法院上開戰。來自紐約大學的法律專家理查德·雷維斯指出,推翻「危害認定」可能會危及EPA總體上監管溫室氣體的能力,構成顯著的司法障礙。
隨著EPA在此過程中前行,法院將做何反應以及這將對既定氣候政策有何影響仍有待觀察。目前,這項政策動作體現出優先於經濟自由和保持嚴格環境保護間的更廣泛意識形態衝突,這在對抗氣候變遷中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見解表
方面 | 描述 |
---|---|
危害認定 | 一項使EPA能對溫室氣體設置排放標準的法規。 |
經濟 vs. 環境 | 關於環保法規對經濟增長影響的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