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工資增長模式:在職與跳槽的轉變
重點
2025 年,傳統的工資動態發生逆轉,留任員工的工資增長超過了跳槽者。此逆轉標誌著可能的勞動市場弱點。歷史上,類似趨勢在經濟大衰退等重大經濟衰退時期出現,暗示著當前環境下潛在的經濟壓力。
情緒分析
- 對工資增長的情緒主要是負面的,反映了對經濟狀況的擔憂。
- 由於就業機會減少和求職者議價能力下降,樂觀情緒低落。
- 勞工在不跳槽的情況下獲得工資增長面臨挑戰。
文章正文
2025 年的工資增長動態演變突顯就業模式的重大轉變。傳統上,跳槽獲得的新工作者比留任者享有更快的工資增長。勞動經濟學家長期以來指出,換工作的員工離開職位是為了獲得新雇主提供的更好薪酬,這與勞動市場流動性的經濟原則相符。
然而,2025 年發生逆轉,留任者在工資增長上略占優勢。例如,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的數據顯示,留任者的工資在 7 月按年率增長 4.1%,而跳槽者的增長率為 4%。儘管這些差異看似微小,但這一持續趨勢反映出過去經濟緩慢時期的相似情況,如經濟大衰退和網路泡沫破裂。
知名經濟顧問 Erica Groshen 指出,這一變化是勞動市場弱點的指標。儘管總體指標顯示穩定,但勞動市場的基礎冷卻仍在繼續。疫情後初期的激增特徵是創紀錄的就業機會和自願跳槽,但在利率上升和不確定性中,職場反應變得更加保守。
目前,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辭職率下降——目前約為 2%——這表明勞工對換工作的猶豫。辭職率下降顯示出對跳槽前景信心不足。 Indeed 的經濟學家 Shrivastava 將這一趨勢歸因於工人談判力減弱,以及雇主對新員工提供更高薪水的意願下降。
影響超出了當前的工資考量。長期失業者佔失業人口的相當部分,可能由於失業救濟中斷而不得不接受低薪職位。在這個靜默的就業市場中,勞工策略包括提升技能和創造性地建立網絡,為勞動市場條件改善時的未來機會做好準備。
關鍵見解表
方面 | 描述 |
---|---|
異常工資趨勢 | 多年來,留任者的工資首次超越跳槽者。 |
勞動市場弱點 | 這一逆轉顯示出經濟壓力的跡象,讓人聯想到過去的經濟衰退。 |
辭職率下降 | 勞工換工作的猶豫將自願辭職率降至多年來新低。 |
最後編輯時間:202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