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本對中國資產態度的重大轉變顯示中國股市的光明未來
目錄
您可能想要知道
- 為什麼全球投資者越來越關注中國股票?
- 這一變化可能會對國際金融市場產生什麼影響?
主要話題
高盛的最新數據顯示,國際資本對中國資產的看法發生了顯著變化。對沖基金以七週來最快的淨速度購買中國股票,參與多頭倉位和空頭回補。值得注意的是,新興市場基金大幅減少了印度股票持有量,並增加了對中國大陸和香港股票的配置。
8月22日的市場表現展示了這一積極轉變,中國資產全線飆升。上證綜指上漲1.45%,達到十年來新高的3800點。科創50指數飆升超過8%,而恒生科技指數上漲2.7%,顯示出強勁的正向勢頭。
這股熱情在美國市場也得到反映,中國資產實現了可觀的增長。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上漲2.73%,顯示出國際投資者的強烈興趣。隨著更多資本流入中國市場,預計在重振的投資環境和有吸引力的股票估值的驅動下,將繼續增長。
來自野村的報告顯示,從印度股票向中國和韓國市場的大量資金轉移。這一資本轉移與資料顯示外國投資者重新評估他們對亞洲市場策略的數據一致,中國是主要焦點。摩根士丹利指出,外國機構投資者6月向中國股市注入12億美元,這一數字在7月擴大到27億美元。
推動這一轉變的顯著因素之一是對中國技術進步的錯失恐懼症(FOMO)。 連結至恒生科技指數的ETF淨流入超過70億美元,推動今年指數上漲超過26%。
關鍵見解表
面向 | 描述 |
---|---|
對沖基金活動增加 | 七週來以快速淨買入中國股票。 |
新興市場配置的轉變 | 從印度到中國和韓國的股票大幅轉移。 |
之後...
展望未來,許多外國投資公司對中國資產的未來表現出越來越樂觀的態度。美國銀行的一份報告顯示了對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的樂觀期望達到自2025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中國的家庭儲蓄增加指出了相當大的資金流入的潛力,因為目前只有22%的這些儲蓄投資於股票或基金。這代表超過10萬億人民幣的潛在投資。
摩根士丹利指出,由於中國的舉措來提高股東收益和具有吸引力的低股價估值,外資可能會加速流入。此外,美國利率的下降可能促使資金從美國撤出,為中國金融市場提供新的資金流入。
全球管理者認識到中國經濟內部更廣泛的結構變化,由人工智慧( AI )、機器人技術、可再生能源和高科技製造的進步驅動。由於中國在技術研究和創新方面的競爭優勢,外國投資者興趣正在激增,AI、半導體和高端製造領域的突破得到報導。顯然,中國繼續是尋求在新興市場現象中獲利的國際投資者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