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斯達克新規則將挑戰在美上市的小型中國公司
目錄
你可能想知道
- 新的納斯達克規則將如何影響尋求在美國上市的小型中國公司?
- 納斯達克這些新要求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主要話題
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正在實施新的上市要求,這對計劃在美國上市的小型中國公司而言提高了門檻。以大量來自中國的小型首次公開募股(IPO)聞名的納斯達克,現在提議在中國主要運營的公司需要在IPO中至少籌集2500萬美元才能在交易所掛牌。這一舉措正值中美持續緊張關係及更廣泛市場挑戰之際。
紐約大學法學院的兼職教授馬文思解釋說,新規則旨在打擊與小型股份規模相關的“拉高出貨”案件。最近,由於滴滴2021年上市問題的影響,大型中國IPO出現停滯,但小型中國公司並未退縮。事實上,2024年有35家公司在紐約上市,是美國微型公司上市數量的兩倍。
多位專家對這一提議的規則變更持正面看法。Blueshirt Group的董事總經理Gary Dvorchak表示,這些規定可以增強對這些上市目的和真實性的信心。納斯達克已明確表示,由於在法律上難以應對外國實體可能進行的操作性交易,中國的上市公司對投資者風險較高。
在這些變更生效之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必須正式批准它們。已經在IPO進程中的公司將有30天的寬限期可以遵循舊規則,而未來的上市將需要遵守新標準。值得注意的是,迎合大型IPO的紐約證交所(NYSE)尚未對此更改發表評論。
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的Stephen Olson指出,納斯達克的舉動與美中商業交往的複雜氣氛相呼應。與此發展同步,北京宣布對美國光纖徵收新關稅,這是針對美國近期貿易政策的一次以牙還牙式的回應。中國商務部在發現美國公司躲避關稅的情況後,對徵收關稅進行了辯護。
這些關稅對Cornning等美國生產商來說是壞消息,影響出口並可能加劇更廣泛的貿易關係緊張。此舉強調了脆弱的貿易平衡,因為中國反制美國日益增多對其技術發展的限制。
同時,納斯達克的措施是對小型中國IPO加強監管的一部分,其特徵是承銷商佣金增加和監管機構對IPO後價格波動感到擔憂。FINRA一直對來自中國的外國賬戶操縱市場價格的行為持續發出警告。
關鍵見解表
方面 | 描述 |
---|---|
新規提案 | 要求中國公司在IPO中籌集2500萬美元。 |
投資者保護 | 旨在降低操縱性交易的風險並促進合法上市。 |
之後...
納斯達克針對中國IPO的變化正在成為美中貿易和商務互動的更大而複雜的拼圖之一。隨著納斯達克更嚴格要求的展開,可能對更廣泛的金融格局產生重大影響,迫使公司迅速適應。儘管如此,了解新興市場如何在全球範圍內參與競爭,尤其是中國領先創新並採取限制性政策的情況,仍然至關重要。分析人士和政策制定者必須不斷預測可能指引未來國際金融戰略的經濟和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