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投資前景:2026 年五大機構展望
前言
金融界總在尋找下一個重大機會,而隨著 2025 年接近尾聲,主要的國際金融機構已經開始展示其對 2026 年的投資預測。主要參與者如高盛、美國銀行、瑞銀證券、花旗和中信證券提供了涵蓋各個市場的見解,從中國股市趨勢到全球商品。本文深入探討每家機構的觀點,強調其預期和潛在的策略。
懶人包
投資環境在 2026 年正在戰略性建立,預計中國股市、黃金、銅和貨幣估值將出現重大變化。這些機構強調長期穩定性和在整合人工智慧影響及地緣政治動態中的調整策略。
正文
高盛,作為投資銀行的領導者之一,發布了一份前瞻性研究報告,提出中國股市將出現穩定的上升趨勢,描述為「慢牛市」。預計到 2027 年底將增長約 30%,這一增長將由穩定的收益增長和估值提升驅動。穩健的政策框架、增長前景、估值和資金流動提供了這一樂觀預測的堅實基礎。
在貴金屬領域,特別是黃金方面,高盛保持結構性看漲立場。儘管歷史性下跌,該行預測黃金價格將在 2026 年達到每盎司 4900 美元。該公司預計央行將繼續作為穩定的買家,並指出長期投資者(包括主權財富基金和養老基金)的興趣增加,因為他們尋求多樣化投資組合。
在美國銀行,對美國股市的敘述轉為更加謹慎。隨著標普 500 指數風險的浮現,策略師 Savita Subramanian 建議客戶考慮將投資從指數追踪轉向個別股票。普遍的擔憂包括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以及主要企業、私營企業和政府政策之間的高風險聯盟。
瑞銀證券揭示了 A 股市場趨勢,指出從以技術為中心的增長轉向價值股息,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投資者以利潤為動機的影響。儘管有這些動態,目前的槓桿水平依然可控,增長風格可能超越價值型策略。
在商品方面,花旗對銅價保持樂觀。預測指出,到 2026 年中期銅價可平均達到每噸 12,000 美元,在樂觀情境下可達到 14,000 美元。背景包括全球製造情緒的波動,以及潛在由美國財政和貨幣政策行動提供的推動。
同時,中信證券預測人民幣匯率的適度升值,取決於穩定的出口條件。外部因素包括美國政策影響可能導致美元疲軟。國內穩健的基本面和政策敏感度發揮作用,加上預期的客戶轉換支持人民幣的強勢。
重點見解表
| 方面 | 描述 |
|---|---|
| 中國股市增長 | 預計到 2027 年增長 30%,由收益和估值增長推動。 |
| 黃金的樂觀展望 | 預期到 2026 年黃金價格將達到每盎司 4900 美元。 |
| 美國股市風險 | 由於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強調轉向單一股票。 |
| 銅價預測 | 在最佳條件下可達到每噸12,000美元,樂觀情境下可達到14,000美元。 |
| 人民幣匯率 | 預計將適度升值,受到穩健的國內外條件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