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權益受保護:保護中心22年內賠償3,240億美元
目錄
您可能想知道
- 投資人保護中心多年來如何協助投資者?
- 未來投資者保護的關鍵措施是什麼?
主要內容
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最近舉行新聞簡報會,慶祝其22年的保護投資人權益史。主席張新迪強調,自成立以來,該中心協助超過18.5萬名投資者,處理將近300個集體求償,總金額達新台幣7990億元。到2024年,法院對83件案件作出判決,支持原告方,確保新台幣3240億元的賠償。僅在2024年,發放超過新台幣98億元,顯著緩解投資者損失。
為加速賠償過程並減少訴訟負擔,保護中心與多方和解,包括發行人、被告、董事、審計師及公司,為投資者收集了總額新台幣630億元的和解金。通過成功的訴訟,包括強制執行及從非法行為中獲得的未交出款項,他們為授權投資者增額新台幣130億元,合計凍結了總值新台幣760億元的賠償基金。
最近,保護中心參與“人民基金”計劃,協助將未申請的集體和解基金與授權投資者對接,促進進一步資金分配。重點還在於推進審慎的審查諮詢機制,鼓勵獨立董事的責任以減輕他們不必要的法律負擔。
過去一年,保護中心對16名董事發起罷免訴訟,特別針對內線交易。廣洋和太和站的重大案件顯示法律執行在治理問題清理中的積極角色,判決將董事去職至少三年。
此外,近期司法先例認可涉及不當行為董事的跨公司解職,加強市場所期的治理標準,以及法律上的服從。
在數位時代中,保護中心於12月25日推出了全新網站,支持線上投訴,調解申請及郵寄服務,提升了服務時效性及便利性。總經理林俊宏宣布2025年為保護中心的數位年。
中心還提供集體訴訟登記的數位受理,執行數位簽名機制以及第三方(台灣網路認證公司)的驗證以簡化流程,並實現賠償申請的快速認可。
展望未來,中心致力於其保護投資者權益的使命,專注於四大主要領域:實現集體、代表及罷免訴訟,加速賠償分配,擁抱股東行動主義以提升企業治理,並觀察全球投資者權益保護及 ESG 披露的法律進展。
關鍵見解表
方面 | 描述 |
---|---|
法律勝利 | 83個案件的成功判決,保障新台幣3240億元。 |
數位舉措 | 推出全新網站,引入在線服務以提升用戶便利性。 |
接下來…
隨著技術的不斷演進,投資者保護機制必須適應以包含更多的數位工具與流程,擁抱即時數據分享及加強的治理措施,確保在金融市場上的透明性。這一方向不僅造福於投資者,還促進了金融生態系統中各利益關係人的信任及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