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威脅水產養殖出口,台灣水泥啟動認證計畫
目錄
您可能想知道
- 美國增加關稅將如何影響台灣水產養殖出口?
- 台灣水泥正在採取哪些措施來減輕這些風險?
主要議題
為了預防美國關稅對台灣水產養殖出口的影響,台灣水泥的子公司台灣水泥綠能已經在其嘉義魚光共生基地啟動了「產銷認證輔導計畫」。這項計畫旨在協助參與其水光共生專案的水產養殖農民申請產銷認證,以緩衝潛在的市場波動。
四月初,農業部實施了一項專門針對羅非魚和鱸魚的出口供應鏈支持計畫,這兩種魚被認為是最容易受到關稅影響的品種。根據農業部的統計,台灣年均羅非魚產量約為58,256公噸,其中40%出口,60%運往美國。這突顯了美國市場對台灣水產養殖出口的重要性。
台灣水泥綠能表示,在2024年,羅非魚在其嘉義基地的產量高達80%。如果這些出口受阻,估計有14,000公噸預計運往美國的魚可能湧入本地市場,明顯增加供應,進而拉低市場價格,危及漁民的生計。
為了對抗這些潛在的市場波動,台灣水泥綠能與水光共生專家陳哲榛教授及以基層方式開發當地漁業的「阿里山振興」團隊合作,他們為所有參與的農民提供一線支持,細心指導他們進行「水產養殖認證和法規流程」。
除了阿里山振興外,台灣水泥綠能還將布袋義竹魚光基地作為產銷認證輔導計畫的試點。這還會輔以一系列專業課程,以優化水產養殖效率,涵蓋如水質管理、飼料營養、智慧農業技術以及病蟲害控制等主題。
透過全面的追蹤和第三方驗證機制,產銷認證旨在促進產品差異化、穩定價格,並讓高品質魚產品能在國內市場脫穎而出,從而避免國際市場的干擾。台灣水泥綠能致力於持續監控市場動態並支持漁民需求,與農業部的政策一致,以提升產業競爭力。
關鍵見解表
方面 | 描述 |
---|---|
關鍵事實 1 | 美國關稅可能嚴重影響台灣的水產養殖出口,特別是羅非魚。 |
關鍵事實 2 | 台灣水泥綠能已啟動認證計劃來減輕風險。 |
之後...
展望未來,智慧農業技術的整合為持續增長和提高水產養殖業的韌性提供了一條有前景的途徑。在物聯網應用、自動化飼養系統和先進監控解決方案等領域的探索不僅能提高效率,還可更好地幫助農民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行業需積極採用這些技術以增強可持續性和競爭力。此外,促進研究人員、政府機構與產業利害關係者之間的合作,對於適應和在不斷變化的全球貿易挑戰中興盛而言仍然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