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談判:國泰金融自信,「去美元化」逐步進行

台美關稅談判:國泰金融自信,「去美元化」逐步進行

前言

國泰金控

總經理李長庚談到持續進行的台美關稅談判,並在「國泰永續發展暨氣候變遷高峰會」上表達了對台灣商業韌性和創新的信心。雖然關稅可能會對某些部門帶來短暫影響,但李總對政府應對這些挑戰的能力充滿樂觀。鞏固的新台幣長達20多年維持著「中性回歸」的特性,而保險業的避險策略越來越全面。他主張「去美元化」的步伐是逐步的,提供充足時間進行調整。

懶人包

在論壇上,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強調了對台灣企業適應性和創新的信心。他指出,雖然因關稅或匯率波動可能產生短期壓力,但這些問題可以有效應對。此外,他強調「去美元化」是 逐步的過程,給予台灣 時間適應

正文

面對近日的台美關稅談判,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對台灣企業的堅韌性表達了信心。他表示,雖然某些產業可能面臨短期的中斷,但其適應力和創新將幫助他們克服這些挑戰。李長庚在參加「國泰永續發展暨氣候變遷高峰會」時發表了他的見解。他強調了對政府策略引導這些經濟談判的信心。

目前台灣面臨的其中一個緊迫問題是新台幣的升值。李指出,這一現象並不新鮮——他回憶起1990年代美金兌新台幣的匯率曾在25到35元之間。儘管有這些波動,台灣企業的競爭力始終堅挺。李表示,貨幣的「中性回歸」特性長達20多年未曾改變,而保險業已更擅長於通過改進的避險策略和產品機制來管理短期影響。

儘管台灣擁有龐大的對美貿易順差,李長庚指出,這反映了國家的經濟規模,且與其他國內生產總值明顯較低而出口順差比率更高的國家形成鮮明對比。為緩解貿易談判中的任何潛在壓力,台灣已開始增加自美國的採購,許多製造商也正在美國設立廠房。

「去美元化」的話題也開始浮現,原因是對美元主導地位及相關地緣政治風險的擔憂。李質疑在當前全球貨幣格局下,哪種貨幣能夠成為替代選擇。歐元、日圓、英鎊和人民幣目前尚未定位成能取代美元的角色。由於美元資產提供的豐厚回報,全球投資者仍然喜愛它,進而延續了美元的領導地位。然而,李預期,隨著國際美元資產的持有量不斷增多,相關努力將逐漸減輕地緣政治風險並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為應對財務壓力,台灣的金管會推出了暫時性措施幫助壽險行業應對挑戰。國泰人壽作為國泰金控的子公司,表示將準備採取這些新規。李指出,這些措施將加強外匯儲備,提高整體營運韌性。

關鍵見解表

面向 描述
對台灣適應性的信心 台灣企業能憑其強大的創新能力適應關稅挑戰。
逐步的「去美元化」 擺脫美元主導地位的過程被視作緩慢的,提供適應的時間。
最後編輯時間:2025/7/10
#關稅

Mr. W

Z新聞專職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