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信用卡支出結束3個月下降趨勢;非現金支付增長停滯於40%

6月份信用卡支出結束3個月下降趨勢;非現金支付增長停滯於40%

前言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於6月12日公佈數據,顯示6月信用卡支出達到3937億新台幣,較上月增加5.89%,停止了三個月的下降。然而,與去年同期相比,這一數字仍然下降了30%。上半年累計支出達到2.24兆新台幣,同比減少4.08%。非現金支付的增長率僅為40%,引發擔憂。官員指出,今年稅款支付的延遲影響了支出趨勢,需要密切關注7月的數據以確定支出是否反彈。

懶人包

6月的信用卡支出增加,打破了三個月的下滑趨勢。然而,非現金交易的增長保持在40%,主要是由於稅款支付的延遲。

主體

截至2025年6月底,32家發卡機構的信用卡流通總量約為5987萬張,比上個月增加7萬張。活躍卡總數達到約3962萬張,同期新發卡8萬張。6月信用卡交易量的整體上升歸因於兩個主要因素:由於五月端午節假期,保險及其他付款被推遲,以及隨著夏季來臨的旅行和休閒活動支出的增加。

儘管有這些增長,數據相比去年6月仍然較低,主要是因為今年延長的稅務季節允許兩個月的所得稅付款期限。許多人選擇推遲納稅,預計7月的交易量將顯著增加。在個別銀行中,國泰世華銀行連續三個月的信用卡支出高居榜首,達到685.36億新台幣,緊隨其後的是中信銀行和台北富邦銀行。

一個顯著趨勢是中信銀行的大量信用卡取消,一個月內有13.9萬張卡被註銷。副主任侯立揚將此歸因於持續的卡片清理措施,影響了Linepay和中油卡等特定卡種。相反地,玉山銀行在新卡發行數量方面領先,發行18.7萬張新卡,這是因為家樂福聯名卡轉換為其Uni卡和U熊卡。

在非現金支付指標方面,2025年上半年約有4.183億筆交易,年增長6.82%。然而,非現金支付的總金額小幅下降了0.5%,達到4.08兆新台幣。侯立揚指出,儘管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於非現金交易,交易數量的達成率為52.28%,但實現的價值僅為2026年10兆新台幣目標的40.77%。延期納稅對今年初的金額交易減少有重大影響。

前四大非現金支付工具為信用卡(55.19%)、ATM轉帳(25.65%)、郵局電子基金轉帳(5.67%)和電子支付(5.54%)。雖然信用卡仍主導市場,支付工具正逐步趨向多元化。

關鍵見解表

層面描述
信用卡支出6月增加5.89%,結束三個月的下降,仍比去年下降30%。
非現金支付增長持續低於40%,受延期納稅影響。

2025年上半年反映出受季節性、金融及行為趨勢影響的複雜支付景觀。下季度的情況會揭示這些模式是否保持或在稅季後進行調整。

最後編輯時間:2025/8/12

Mr. W

Z新聞專職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