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成長:山霖水務在水資源市場的戰略擴展
前言
山霖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半年表現出了顯著的成長,每股盈餘(EPS)達到1.51,年同比增長50%。這一增長主要歸功於其專注於水處理和工程合約服務的戰略,反映出其在不斷發展的水資源領域中的穩健存在。通過在過去兩年保持穩定的利潤,山霖水務已經成功地重新調整到正向增長的軌道,定位其為水相關産業中的關鍵角色。
懶人包
山霖水務的半年每股盈餘1.51標誌著50%的增長,受益於在水處理和工程領域的強力進步。他們正在進行的專案和政府的配合顯示出強勁的前景。
主要內容
山霖水務(8473-TW)因為在水處理和工程領域的戰略進步,顯著提高了其財務表現。在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了50%的營收增長,以及稅後淨利3.14億新臺幣,導致每股盈餘(EPS)為1.51,較去年增加54%。
據董事長郭有其表示,山霖水務已經連續兩年保持盈利,回歸到成長的軌道。這種正面的展望受益於工程合約專案的毛利率從之前的低點反彈,並伴隨著水處理營運與維護服務的擴展,促進了利潤率的結構性提升。
目前,山霖水務專注於六大核心業務,從再生水和海水淡化到生物能源,廢棄物處理和市政與工業污水系統,深深扎根於循環經濟領域。公司擁有價值97億元新臺幣的建設管道和總計210億元新臺幣的水務運營合約,顯示出強勁的未來成長潛力。
重大專案進展正在進行中,如新竹科學園區的寶山污水專案(合約價值20.74億新臺幣)和福田再生水專案(29.9億新臺幣),預計在明年第二季完成。同時,價值77.61億新臺幣的大規模高雄南子再生水專案正在分期施工中,第一期提前並將在2028年投入運行,每日供應20,000噸水。這些專案對於維持山霖水務在先進水處理和循環經濟領域中的競爭優勢至關重要。
配合政府提升臺灣水資源韌性的努力,這些計畫強調再生水和海水淡化作為關鍵技術解決方案,並在接下來的十年內分配了1600億新臺幣的國家預算。這些計畫旨在實現再生水供應增加46萬噸和六座海水淡化廠的建設,反映出分別為350%和370%的成長率。
山霖水務積極應對這些發展,包括高雄南子水處理廠等專案,預計到2028年底每日供應20,000噸水,最終增至每日70,000噸,作為南部半導體産業的關鍵水資源。此外,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取得澄清湖專案,並在2025年第一季度取得中臺灣科學園專案。
在市政污水管理方面,山霖水務在全國營運22座處理廠,擁有25%的市場份額,合約續約率達到100%,確保長期穩定的收入來源。隨著臺灣再生水計畫的推進,山霖水務將穩固其在水資源回收領域的領導地位,推動成長動能。
關鍵見解表
方面 | 描述 |
---|---|
財務成長 | EPS達到1.51,標誌著50%的增長,利潤年同比增長54%。 |
戰略專案 | 重要基礎建設專案正在進行中,準備在2028年前增加供水。 |
市場霸主 | 在政府支援專案的幫助下,加強了水處理和循環經濟的領導地位。 |
未來展望 | 通過戰略對接和專案進展維持穩健的成長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