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爭取亞洲資產中心:金管會對外資的雙重誘因

台灣爭取亞洲資產中心:金管會對外資的雙重誘因

序言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FSC)宣布採取兩項重大誘因措施,以吸引外資資產管理公司在台灣設立區域中心。通過簡化境外基金銷售的審批流程大幅提高本地投資比例上限,金管會旨在吸引更多外國機構深化其在台灣的業務,促進人才發展和資本流動。這項措施支持了將台灣塑造成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宏大願景。

懶人包

金管會的這一策略性舉措提供了兩大誘因: 加快境外基金銷售審核過程提高本地投資比例限額。這些變革預計將刺激外資投資並提升台灣在資產管理領域的地位。

主要內容

在前一年的九月,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FSC)推出了「資產管理擴展計畫」,涵蓋五個項目和十六個策略性舉措,其指導原則是達成'兩年見成效,四年大變革,六年全面發展'。這項計畫的關鍵組成部分是吸引外資資產管理公司在台灣設立區域業務。

迄今為止,著名的國際基金管理公司如聯博、安聯、景順、摩根大通、貝萊德、富達和資本集團已在台灣設立了區域中心。在針對新法規的說明中,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明闡述了新法規所提供的雙重誘因。

首先是加快境外基金審核。在先前的批准系統下,境外基金的行銷需經過複雜的審查過程。現在,如果國際基金機構已在台灣設立國際或區域服務中心,並獲金管會認可,則可以轉換為‘報備生效制’。這允許提交後的45個工作日自動生效,大大縮短了審核期

其次是對本地投資比例限制的修改。目前上限為50%,有條件增加到70%,金管會現允許此上限提高到90%。這適用於在台灣設立區域中心進行投資研究、產品設計、風險管理或交易功能的境外基金機構並獲金管會認可。

截至七月底的統計數據顯示,共有970支境外基金上市,本地投資者持有超過新台幣4.3943兆元資產。黃預測這些法規的放鬆將吸引更多境外基金拓展其在台灣的業務,從而促進資本量增長。

金管會強調,這些措施不僅是為了增加台灣的外資投資,還對培育資產管理領域本地人才至關重要。這反過來將促進產業升級,鞏固台灣在亞洲資產管理領域的競爭優勢。

關鍵見解表

方面描述
加速基金審核將境外基金審核過程縮短至45天。
投資比例限制將本地投資比例限額提高到90%,針對獲認可的功能。
最後編輯時間:2025/9/4

Mr. W

Z新聞專職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