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AS 2025:在美中壓力下揭示機會的三大重點領域
前言
台北紡織應用科技展 (TITAS 2025) 將於 10 月 14 日開幕,展會規模創下紀錄。由台灣紡織業拓展會舉辦的此次展前記者會強調,台灣紡織行業正面臨美國關稅和中國低價競爭的雙重壓力。秘書長黃偉基強調,專注於永續性、功能應用與智慧製造的重要性,以應對這些挑戰,並反映今年展會的主要主題。
懶人包
今年的 TITAS 將圍繞著永續性、功能應用和智慧製造而進行,因行業正面臨雙重壓力。創新是維持全球競爭力的關鍵。
正文
黃偉基提到了過去的挑戰,例如儘管在 5 月到 8 月通常是美國的節日需求高峰期,但 6 月的訂單量仍然偏低。隨著美國與部分國家的貿易協議,訂單在 8 月稍有回升。然而,美國品牌要求分擔關稅壓力,因特朗普時期的政策,只有少數品牌願意自行承擔附加成本。
儘管中國競爭者因高關稅退出美國市場,他們已將重心轉向歐洲、中亞、非洲和拉丁美洲。黃指出,我們不應再將中國產品視為廉價或劣質,他們在低成本原料上具有優勢,對台灣公司構成了重大挑戰。創新和競爭力提升仍是台灣保持領先地位的關鍵。
TITAS 2025 將於 10 月 14 日至 16 日在南港展覽館舉行,將有來自台灣、美國、瑞士、瑞典、以色列、澳大利亞、日本、韓國、越南和中國(包括香港)的 388 家廠商參展,共計 904 個展位,規模前所未有。
重要的台灣參展商包括台塑、遠東新世紀、利豐、潤泰公司等,以及 24 個與紡織相關的公協會。他們將通過 TITAS 平台展示其最新的研發成果。
隨著全球趨勢傾向於循環性和永續性,TITAS 已成為亞洲綠色紡織品的重要採購中心,吸引了國際公司的重要參與。今年對於永續性、功能應用和智慧製造的關注,強調了最新的全回收、天然基材料和智慧技術進展。
在永續性方面,紡織業正投資於開發再生纖維、海洋涵解材料和天然基底材,並結合數位產品護照和低碳技術,以確保從原材料到產品生命週期的綠色轉型。
在功能應用方面,紡織開發從運動服進化到極端天氣保護,採用不同技術如智慧控溫、抗菌降溫、結構防護和創新材質,結合舒適、美觀和性能。
智慧製造應用數位和人工智慧技術,通過智能面料檢驗、虛擬打樣、3D面料數據庫和物聯網整合的智慧工廠來革新紡織產業價值鏈,提升生產效率、品質控制和定制化。
關鍵見解表
方面 | 描述 |
---|---|
關鍵事實 1 | 此次展會規模創下紀錄,有來自 10 個國家的 388 家廠商參展。 |
關鍵事實 2 | 重點在於永續性、功能應用和智慧製造以應對美中壓力。 |